呼斯塔村由蒙古族、哈萨克族两个民族组成,共有295户714人。近年来,呼斯塔村在州、县、乡三级党委政府及博州畜牧兽医局驻村工作队大力支持下,大力改良牛品种,走出了一条养殖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。
呼斯塔村航拍图。温泉县融媒体中心提供
产业兴旺,是乡村振兴之本。呼斯塔村曾经是自治州级贫困村,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,村民主要靠散养牛羊的方式获得收入,但过去养殖的土牛质量不高,在市场中占不到优势,博州畜牧兽医局利用本单位的技术优势积极为村民想方设法增收。
“暖圈里喂的全是改良后的品种牛,有安格斯牛、德系西门塔尔牛,品种好、适应能力强。家里的收入越来越高,生活也大变样了。”提起冷配改良带来的好处,村民久格加赞不绝口。
改良后的品种牛
今年以来,博州畜牧兽医局驻村工作队实施冷配改良项目,投资21.8万计划改良村里500头牛。工作队引进优质进口弗莱维赫(德系西门塔尔)冻精,利用高效健康遗传性能稳定的肉乳兼用种公牛冻精,结合人工授精以及早期妊娠诊断技术,对牧区牛群进行阶段性集中饲养管理、集中防疫免疫、集中冷配改良,提升牧区牛群种质水平。
改良后的品种牛
“通过引进优质弗莱维赫肉牛改良,能够改善当地的肉牛的出栏体重,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,改良后的母牛犊高于本交犊牛3000元/头,公牛犊高2000元/头,通过项目实施后可以为村民增加100万元的产值,项目收益可观,能够更好地提高牧民的品种改良积极性。”博州畜牧兽医局驻呼斯塔村工作队队长、第一书记阿布力克木说。
工作队帮助牧民久格加喂牛
在推行品种牛改良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,部分村民不理解不支持让改良品种牛的进度放慢了很多。
“改良的牛体型大、生长快,出肉率高,价格也很高,改进肉牛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增收致富。”村“两委”班子和工作队成员挨家挨户地上门宣传品种牛和土牛的区别,目前村里最多的1家就有5只品种牛。
“以前,牲畜粪便成堆、道路脏乱。如今,村里修建了堆粪场,牲畜也有专用通道。作为村里的一员,我有责任保护环境卫生,做到粪便科学处理。”正在牛圈清理粪便的养殖户苏优力特说。
呼斯塔村村貌
村道干净整洁、宽阔敞亮。如今的呼斯塔村,生态宜居,焕发新活力。今年,呼斯塔村在村委会沿路沿线种植绿篱、裂叶榆、格桑花等,结合牧业队实际,打造了赛牛会场地、品种改良场地建设,养殖面貌同样焕然一新。
“我们不仅要让村民在养殖品种牛的过程中增收致富,还要全方面提升村里的养殖环境,民富村强的改变、生活环境的改善,都能让村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好。”阿布拉克木说。